师德建设优秀案例 | 太阳成集团tyc234cc主页网站吴文化史教学团队:立足区域 · 传承文化
时间: 2021-12-16  作者:   浏览次数: 10

为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师风的重要论述,展现新时代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的精神风貌,全面提升师德专题教育成效,以高质量的师德建设水平向建党百年献礼。经各学院(部)党委、党工委推荐、学校组织评审,11个案例脱颖而出,荣获师德建设优秀案例我院王卫平教授牵头的吴文化史教学团队位列其中。

 


今年,面向全校学生的网络进阶式通识课吴文化的精神传承开设,课程负责人王卫平教授在讲解吴文化的精神传承导言在线课中,用伍子胥、范仲淹、顾炎武等案例,生动分析了吴文化的特点和核心价值之一,即关心国事,勇于担当。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吴文化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苏州大学网络进阶式通识课吴文化的精神传承

 

王卫平教授牵头的吴文化史教学团队成立于2013年,由来自史学、文学两大学科的9名教师组成,其中既有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果卓然的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全国优秀教师等资深教授,也有入选江苏社科英才、省333工程培养对象、省青蓝工程的骨干教师,还有优秀的青年教师。团队坚持三全育人,在探究课程思政和师德师风建设结合路径的同时,持续开展课程建设,通过推动吴文化史教学团队和吴文化史一流课程群建设,积极探索把区域特色文化资源引入大学课堂的有效路径,讲好中国故事的苏州篇章,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筑牢文化自信的坚实根基,切实履行和发挥大学的文化传承功能。团队先后获得国家级精品、一流课程5门。2021年,《吴文化的精神传承》又入选首批省级课程思政建设示范课程。

 

 

一、深入挖掘思政资源探索创新师德建设模式


         苏州大学地处吴文化核心区,设有江苏省吴文化研究基地,在吴文化的研究和教学方面有着深厚积累。团队秉承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努力用吴文化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和红色基因,丰富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使之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一)深度挖掘区域文化内涵,丰富教学资源


团队注重持续积累讲义、课件、视频等资源,不断更新课程内容,与时俱进,组织编写十三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吴文化的精神传承》和《苏州诗咏与吴文化》。另一方面,课程充分利用苏州当地丰富的吴文化资源,组织和带领学生走进博物馆、历史文化街区、园林古迹等处,在实地考察中充分领略和感受吴文化的魅力所在。

 

(编写十三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完善课程配套资源)

 

 

(二)全面优化教学过程,探索教学模式


本课程建设践行互联网+”理念,综合运用视频、MOOC等现代教学手段,在课程开设中做到讲授与章节练习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注重研究性学习,安排学生分组合作开展考察和探究,撰写考察报告,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课堂。设置实地调研环节,强化学生实践体验,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用课程和教师的魅力,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同学们正确的价值观念。

 

 

(线上教学+线下面授相结合)

 

(三)深度改革评价环节,提高教学成效


本课程实施过程化考核,围绕线上线下和课堂内外学习过程,加强参访实践、读书报告、论文汇报等作业考核比重。从平时成绩、章节测试、面授课成绩、期终考试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考评,全面反映学生知识、能力与价值观的发展水平,促进学生加大投入,提高对区域文化的认识程度,从而增强爱乡爱国意识及文化自信、文化认同,涵养家国情怀。

 

(左图:学生田野调查  右图:小班探究探讨)

 

(任课教师带领选课学生实地参访吴文化遗址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铁铃关战斗史记陈列馆等)

 

 

二、高度重视教学研究加强课程思政和师德师风建设


教学团队由史学、文学专业的多名教师组成,积极大力开展交流,密切配合,优势互补,共同开设课程和开展教学研究,先后承担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苏州大学吴文化史金课(群)实践研究”“中华诗教传统与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思政深度融合的探索”“基于学生发展的信息化教学中心建设、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金课工作坊项目吴文化史课程群建设等,不断总结课程建设及课程思政教学的经验,探索行之有效的做法,并通过资深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带动年轻教师的成长和成熟,实现课程建设和教学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团队老师定期集体备课、教学研讨)

 

教学团队以课程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团队成员各自的专业特长和优势,积极探索课程思政建设,多次参加教育部门和学校组织的课程思政培训,学习和领会课程思政的实施办法,并努力付诸实践。团队多次在吴地开展实地考察,组织集体教研,深入挖掘课程思政的教学资源;先后拍摄多套完整的教学视频,并运用于课程。团队成员曾作为代表,在苏州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介绍课程建设经验。

 

(课程团队在吴地开展实地考察、集体教研)

 


三、建设成果显著

 

(一)课程建设成效


形成由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苏州诗咏与吴文化”“吴文化史专题,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吴文化史专题,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古典文学的城市书写”“吴文化史、通识核心课程吴文化史经典选读和在线课程吴文化的精神传承7门课程组成的课程群。其中2门获批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获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获批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共计5门课程获得国家级精品、一流课程称号,另2门课程也获批校级课程称号。建设过程中,团队出版省重点教材2部,承担省教改课题3项,课程建设成效显著。2020年历史学师范专业参加认证时,包括国家督学在内的专家组特别指出:专业将长期的研究积累转化为课程内容,建设以国家精品在线课程吴文化史为核心的国、省、校三级精品课程。在一个专业中,精品课程这么多的,也不多见。这对激励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自学能力都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团队课程吴文化史”“古典文学的城市书写分别被评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二)平台建设成效

 

课程群首先服务于本校教学,是富有特色的校内品牌课程。2013年以来累计校内选课人数已超过4000人,深受学生好评。课程群在多家网络课程平台面向外界开放。“苏州诗咏与吴文化”“吴文化史专题”在“爱课程”和“网易公开课”网站开放,选课学生遍布国内外。“古典文学的城市书写”在优课在线、学堂在线等平台上线,已经来自包括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20多万人注册学习。20201月,“古典文学的城市书写”课程在“学习强国”全国平台上线,点击率已超过一千万次。“吴文化史”和“古典文学的城市书写”课程选为苏州大学先修课程,面向苏州中学、苏州第十中学的中学生开设,打破中学与大学教学之间的“壁垒”,推进了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的深度融合。

 

(三)媒体报道与社会评价


课程群受到学生普遍好评,王卫平教授被苏州大学学生票选为2016年度“我最喜爱的老师”,杨旭辉获“学堂在线”平台“2016年度MOOC教学先锋”称号。课程群建设也受到媒体的密切关注。2015511日《中国教育报》以《给大学课堂一个上网的理由》为题,专门报道包括吴文化系列课程在内的苏州大学慕课教学改革的情况。20178月教育部主管、国家开放大学主办的《在线学习》杂志,刊登对团队成员杨旭辉的专访《MOOC让传统文化插上“互联网+”翅膀》,系统介绍吴文化课程群建设的经验。

 

在课程建设基础上形成的各类成果也受到高度评价。王卫平《彰显“最江南”苏州文化的当代价值》入选“学习强国”平台。2020213日,在抗击新冠疫情的关键时刻,吴文化课程作为江苏省高校精品课程的代表,入选由新华日报全媒体科教新闻部制作的“新华云课堂”,面向社会大众开播。教学成果《新型学习模式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获苏州大学2014年度教学成果二等奖,《苏州大学吴文化史金课群》获苏州大学2020年度教学成果一等奖及苏州市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类特等奖,团队在《中国社会科学报》《江南论坛》等刊物发表《优秀文化传承的一种探索——高校“吴文化课程群”建设的思考》等教学研究论文数篇。

 

 

(王卫平《彰显最江南苏州文化的当代价值》入选学习强国平台、《在线学习》杂志刊登对团队成员杨旭辉的专访《MOOC让传统文化插上互联网+”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