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
《苏州大学本科生社会实践课程化建设指导意见》业经学校2019年第19次校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苏州大学
2019年7月6日
苏州大学本科生社会实践
课程化建设指导意见
社会实践是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服务社会的有效途径,是联结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重要方式,为加强本科生社会实践课程化建设,保证社会实践课程建设质量,现就我校本科生社会实践课程化建设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社会实践课程化建设的意义
1.社会实践课程化建设是深化社会实践的必然趋势
社会实践是青年学生练就过硬本领的“大熔炉”,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学校要把社会实践纳入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规定学时和学分,积极探索实践活动到实践教学的转型道路,不断丰富实践的形式和内容。通过社会实践课程化建设可以加强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和地位;可以改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无序状态,在坚持原有的灵活性、多样性的优势基础之上规范管理;可以构建一个从客观上衡量大学生实践成效的标尺,增强学生在素质发展方面的自觉性;可以促使第一课堂教学在第二课堂的有效延伸和补充,实现两个课堂的对接。社会实践课程化建设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实践规范深入开展的必然趋势,是建立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重要手段。
2.社会实践课程化建设是提升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
社会实践是实践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主要形式开展实践育人活动。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要组织和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入社会、了解国情、接受锻炼,从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课程教学是教育活动的具体形式和实施载体,学校要把组织社会实践活动与组织课堂教学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推进社会实践的课程化建设,以课程的标准和要求进一步促进社会实践各环节的规范化、系统化,真正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达到实践教育科学、有序的最终效果。
3.社会实践课程化建设是推进素质教育的现实需要
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课程是高校组织教学的基础,学校将一系列重大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理论研究、科学设计、合理整合,以课程建设的形式开展教学,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推进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同时也促使学生通过自身实践的检验,发现自身知识、能力结构的不足,培养学生不断追求新知的科学精神,使学生把知识运用于生产实践,帮助学生巩固和深化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社会实践课程化建设必将全面推进学生素质教育,有效地促进学生身心和谐统一发展。
二、社会实践课程化建设的培养目标
社会实践课程化建设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重点,与专业教学相结合,使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检验专业知识并获得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提升。低年级学生的社会实践以思想教育和专业养成为主,课程内容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相结合,教学目标是进一步加强学生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完成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适应和过渡,同时加强专业指导,提高专业认可度,加深社会活动的参与度,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看待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高年级学生的社会实践以专业训练和职业指导为主,课程内容与专业课程的教学相结合,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深入理解和分析社会问题、专业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同时通过专业实习与见习,帮助学生提高专业技能,端正就业思想,增强职业竞争力。
三、社会实践课程化建设的结构设计
1.课程设置
社会实践课程化建设应注重课程结构设计,结合社会实践的培养目标,细化人才培养方案,按不同类别、不同性质、不同阶段设置社会实践类课程。具体包括: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深入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根据思想政治理论类每门课程的具体学时数,设置一定比例的实践课程学时数,按照先社会认知,后专业结合的循序渐进的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教学课程的安排,提升学生的思想修养、心理素质和劳动素养,同时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规范化和科学化。
社会实践公共课:以加强学生社会实践综合能力训练为目标,在通识教育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等平台开设社会实践概述专题、礼仪专题、安全专题、公文写作专题等课程,通过第一课堂的集中授课,让学生完成社会实践的历史背景和基本理论、实践活动基本方法和原理、实践项目构成和管理、调研报告撰写等内容的理论教学。
社会实践专业课:以夯实学生社会实践专业训练为目标,在专业教学课程平台开设课外实践、专业见习、专业研习、专业实习、就业指导等课程,通过与专业课程教学的结合,强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专业实践操作技能,提升专业素养。
2.教学方式
根据专业特点和社会实践课程资源的不同,社会实践课程的教学组织方式应呈现多样性。社会实践课程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为主要特色,将课堂上所讲授的理论知识融入学生的参观访问、社会调研、社会服务、专业实习等活动;社会实践课程以集中授课为辅,团队实践为主,以社会为大课堂,教师主导,学生团队为主体,走进社会参与社会活动,积累社会生活经验,体验社会生活;社会实践课程以项目化方式开展为主,不拘泥于常规的课堂教学安排,教师引导学生选定实践项目,制定实践计划,组织实践过程,落实实践活动。
3.时间安排
合理安排社会实践课程开设时间,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社会实践公共课一般在一二年级开设,社会实践专业课一般在三四年级开设。要综合立体利用时间,具体抓好寒暑假、双休日、特殊活动日以及正常学期的合理时段。寒暑假时间较长,适合开展大规模的研究型、考察型集中社会实践活动;双休日适合开展社会实践前期课堂教学,或者开展调研类、服务类的分散实践活动;特殊活动日指公众节假日或纪念日,开展切合日期主题的校内外宣讲型、服务型实践活动;正常学期的合理时段可安排集中或分散的专业调查、见习、实习等活动。
四、社会实践课程化建设的保障与评价
1.成立社会实践课程化建设领导小组,成员由宣传部、教务部、学生工作部(处)、团委、财务处等部门负责人组成,制定社会实践课程化建设相关规章制度,落实各职能部门职责,统筹协调各类教学资源,确保社会实践课程开设和社会实践工作的顺利推进;各学院(部)要在学校的统一指导下,制定社会实践课程,确定培养目标及实践活动主题,组织开展社会实践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采取点面结合、以面为主、以点促面、共受教育的形式推动社会实践课程化建设。
2.建立校内外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以专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教师为主,团委及学生工作教师为辅,组织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课程建设并具体指导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社会实践;学校教务部门牵头,各学院(部)选拔业务水平高、工作责任心强的专业教师担任社会实践公共课程和社会实践专业课程的实践导师,负责社会实践课程设计,组织实施及课程考核;同时在社会实践整个课程计划的实施过程中,还应积极聘请社会实践基地经验丰富的人员担任社会实践的校外辅导员,参与课程设计并指导实践活动。
3.建立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社会实践基地是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场所,相对集中和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是确保实践活动深入开展的基础条件。学校和各学院(部)应根据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和要求,研究社会实践活动的特点及规律,结合专业特色,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同时,在社会实践基地建设过程中,要贯彻“共赢”原则,调动学校和社会双方面的积极性,建立社会实践基地活动的长效机制,维护基地的长期稳定,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打造社会实践基地的特色品牌,确保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和推进。
4.构建规范的社会实践课程考核评价机制。推进社会实践课程化建设,必须以学校课程建设标准为依据,建立科学完善的课程教学评价与考核方式。社会实践课程的考核要体现过程性原则,让学生带着问题实践,并通过撰写论文、报告等形式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因此考核结果应综合评定学生在课程实践过程中的实际表现和课程实践结束后所提交的实践成果;社会实践课程的考核还要体现评价方式的多样性,综合采用实践基地指导教师、校内指导教师及学生三方评价机制,自评、互评、教师评定、实践活动对象评定等途径,个人评价与团队评价结合,学校评价与社会评价兼顾,定期对课程评价结果进行反馈,不断完善课程的具体组织与考核。
5.建立社会实践课程化建设的成果应用、监控与保障体系
制定社会实践课程管理办法、考核评优及学分认定办法等,从课程设置规范、运行管理及考核评价等方面加强课程制度保障;综合学校、学生和社会三方意见开展课程教学质量监控,侧重考察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整体应用能力;通过政策制定、师资队伍激励和稳定实践教学经费保障、实践基地建设完善等几个方面来确保社会实践课程化建设各项运行保障;定期召开社会实践总结表彰大会、经验交流分享会、课程建设研讨会等形式,提高教师和学生参与课程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确保社会实践课程建设的质量。